东北网 黑龙江新闻 东北亚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鸡西时政新闻 鸡西社会新闻 鸡西经济新闻 东北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 :鸡东新闻网 > 致富指南 正文
 
栽培香菇带富一方人
 签发时间 2007-04-11

  东北网鸡东4月11日电 侯宝苍是个有知识的新型农民,第十届中华农业科技基金奖获得者。他所在的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卧龙镇小庙村,自然条件差,全村19个居民组,556户农民分布在2.5公里长的两山之间,人均0.58亩耕地。一般年份,产粮仅能维持基本生活,若是遇到灾年,就要勒紧腰带过日子。1989年,侯宝苍自己挑家过日子,扑腾到1995年,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不但没攒下一点积蓄,还欠了2万多元的外债。

  1996年,县农业局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侯宝苍是第一个报名愿意搞的人,也是小庙村生产数量最多的一户。生产中,他严格按照技术员说的去做,一年下来,5000盘滑子菇一下收入近万元。这一不占耕地、利用房前屋后院落的空闲地、在冬闲季节就能生产的投资小、赚钱快的项目,给了他摆脱贫困的信心。从此,他迷上了食用菌这一行。

  侯宝苍是个很爱学习的人,但在过去的生产中,只能听技术员叫咋搞就咋搞,有时好、有时坏,质量、效益差。问题出在哪儿,他弄不清是啥原因,不敢再往多了生产,更不敢生产其他新品种,有劲使不上、干着急!

  2004年,他参加了县农广校举办的食用菌专业培训班,从教授和专家那里学到了系统的微生物理论、食用菌生产栽培技术、产品加工与储藏方法的知识后,回到家针对自己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默默地搞起了各种试验。经过几十次反复试验,研究出了“免割保水膜低污染生产食用菌技术”和“夏季高温地栽培生产香菇新技术”。这一技术,节省了架式生产成本和人工管理成本,不用投资建菇架,不仅节约了能源,还使原来一人只能管理3000袋食用菌,提高到现在每人可管理2万袋;既缩短了生产周期:原来2年为一周期,现在当年就达到生产最高效益,又提高了生物转化率:原来生物转化率仅为30%-45%,现在达到了75%-80%。填补了我国北方6—9月份高温不出香菇的空白,改变了北方只能架式在春、秋两季进行生产,高温夏季闲的局面,实现了食用菌周年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食用菌生产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005年,他放开了手脚,充分利用当地原料资源和充足的劳力,一下生产20万袋,纯收入达40万元。因此,2006年被中华农业科技基金会授予“神内基金农技推广示范户奖”,并获3万元奖金。

  不断地学习、研究与经营,使侯宝苍的视野更广、思路更开阔、责任心更强了。他想多为家乡、多为平泉做一点贡献。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2005年他又投资进行十几项次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北方栽培的优质高效的地栽香菇18号。他加班加点少休息进行标准化扩繁制种,及时提供给广大菇农生产使用,并把这一栽培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为让乡亲们放心生产,他承诺回收全部香菇。为此,他投资200万元建起了一个2000多立方米的保鲜库。当年全村发展香菇100万袋,所有产品他都进行了回收,菇农家家致了富。侯宝苍自己经营出口香菇300吨,也收入了60多万元。2006年,他自己又发展地栽香菇50亩,生产30万袋,带动全村发展食用菌151万袋,加工出口500吨,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下岗职工60多人,自己年纯收入达100多万元。仅食用菌一项就使全村人均增收近万元,提前实现了小康村。他还与人联合投资,以每亩450元的租金承包500亩耕地建生产示范园区,建标准化发菌、出菇棚200余个,生产香菇100多万袋,年加工2000吨,创产值近千万元。在园区的辐射和带动下,全县建立了食用菌基地规模达750万平方米,其中香菇300万平方米;食用菌加工企业发展到10家,开发新产品3大系列20多个品种,有力推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摘自:北京农业信息网

来源 鸡东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杨丽波
打印】 【关闭
相关文章  
 
 
 
inc(非新闻)-东北网
鸡东县 密山市 虎林市 鸡冠区 恒山区 城子河区 滴道区 梨树区 麻山区
哈尔滨 齐齐哈尔 牡丹江 佳木斯 大庆 鸡西 双鸭山 伊春 七台河 鹤岗 绥化 黑河 大兴安岭
版权所有 © 黑龙江省东北网络台 鸡西新闻网 中共鸡东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