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 黑龙江新闻 东北亚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鸡西时政新闻 鸡西社会新闻 鸡西经济新闻 东北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 :鸡东新闻网 > 形象展示 正文
 
积极探索创建和谐新农电发展模式
 签发时间 2007-05-25

  ---鸡东农电局开展双争双带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鸡东县农电局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创造动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电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和有机组成,只有积极进行和谐企业创建,才能在支撑和拉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发挥国有企业的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鸡东农电局在2007年工作会议上适时提出了“务实规范构建和谐新农电”的思路,积极探索创建和谐新农电发展模式,创建和谐新农电,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确立和谐农电评价标准

  创建和谐企业内容繁杂,涉及范围广。我局确立了创建和谐农电企业主要进行五项修炼,最后达到和谐境界的目标。进一步确立和谐农电创建四条评价标准:一是做好“企业公民”,积极承担企业内外部责任,使农电具有较强的企业凝聚力,管理层所倡导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得到职工的普遍认同,制定的职工行为规范被广泛接受,职工爱岗敬业,对农电企业无限忠诚;二是有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正常运转,管理透明,内部分配等制度科学合理;三是注重促进员工的心理和谐,把员工当成最宝贵资源,努力追求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进,职工需求得到相应的满足,并且获得一定的公平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四是提升经营者能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保持农电企业效益良性循环,决策英明,适时准确,具有持久赢利的能力。

  二、充分认识创建和谐农电的必要性

  目前农电企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情况,诸如农村电网构架存在“软肋”、农电安全基础管理“亚健康”、经营管理的“原生态”。还有企业管理方式偏颇,只注重经济考核,忽视了耐心细致的员工思想疏导,易在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产生对立情绪;职工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体制和机制有待创新;少数职工对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对相关政策的理解水平不一致,不自觉地滋生出消极甚至抵触情绪。甚至有个别退养职工认为自己在农电工作了三、四十年,而工资还不如刚上班的青年员工,心里不平衡,就组织上访,要“说法”。因此,创建和谐农电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拿到桌面上来,纳入日程,摆上位置。

  三、围绕五项修炼,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化解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自身发展的矛盾,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农电

  (一)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企业发展机制,内外兼修,做好“企业公民”

  农电企业独立运营以来,经营意识淡薄,预算管理粗放,透支了太多的企业要素储备,企业积累减少,发展后劲不足等一些问题也显露出来了。因此,我局从落实讲话精神出发,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着眼长远,站在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上,准确把握农电定位,推动农电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发展”的方针进行企业定位,在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的同时,不断调整企业的粗放管理为集约管理。尤其在营销管理上,落实最新出台的经营管理若干规定的要求,向经营管理发力。贯彻“四个凡事”原则(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凡事违章必究),加强企业控制力建设,强化成本预算管理,确保经营安全。根据营销管理工作需要,我局增设营销机构、配齐营销管理人员,理顺供用电市场秩序,使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的根本经营目的得以实现。企业效益的增加,使员工利益得到有效保证,回报社会有了可能。预计上半年可实现售电量2140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3.8%。趸售提成2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积极推行六项制度和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检验和认可,履行好企业公民责任。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企业和谐文化

  创建和谐农电企业的基础条件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得到适当兼顾,才能激活员工的创造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内部就必须做到公正、诚信、有序,尤其是利益分配要公正,尊重员工权力,保障员工利益。我局在激励政策的制订上,实行分层次的阶梯式奖励,奖励条件的起点低,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在工资奖金考核办法的制订上,我们不只是重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忽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当考核办法只是让少数人享受发展成果,而让多数人承担发展代价的时候,就及时进行调整。如3月份对售电窗口微机员和收款员的考核奖励进行了有效调整,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我局还通过开展业务知识技能竞赛和文娱活动,不断丰富员工文化生活,使员工保持高尚情操,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奋进,达到双赢效果。

  (三)建立务实高效的矛盾疏导机制、保持员工的心理和谐

  一个和谐企业应具备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不和谐因素,并相应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我局积极构建敏锐的矛盾预警机制,把预发现责任落实到基层,及时反馈企业改革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让决策层能够迅速掌握影响企业稳定的准确信息。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在员工思想教育之中,对发现的矛盾和冲突要进行有效的疏导和妥善的解决,通过处理来信来访、设置领导接待日、走访员工家庭等各种方式,察民情、知民意,将矛盾化解在源头。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等方法,及时合理地处理职工反映的问题,从而化解矛盾,凝聚人心。通过每月开展员工思想学习活动在全局员工中树立常怀感恩之心,与人为善;常怀责任之心,以企业为家,共同推进农电发展。

  (四)建立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机制,提升经营者执行力

  新形势下的农电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来设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和民主管理权利。因此,我局进一步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局务公开等各种民主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让尽可能多的职工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企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使经营者开阔视野,吸纳基层意见,服务企业发展。同时使广大员工理解和支持企业做出的重大决策。积极开展“双争双带”活动,通过增强“穿透力”、“执行力”最大限度地扫清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的信息传递障碍,达成共识,促进农电企业发展。

  (五)建立人性化的内部保障机制,予以员工“幸福感”

  和谐企业应保护企业全体职工的合法利益。当前,我局也存在少数的弱势个体,如年纪较大、学历较低的职工,由于岗位性质或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具备与强势群体竞争的能力,单位不能过高地估计其对改革的承受能力,通过给予照顾性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保证他们有活做,有工资领。另外,针对内退职工工资低的问题,经请示上级局同意,局职代会讨论通过,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保障他们的幸福生活。同时积极为职工缴纳各种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为农电工缴纳各种保险,提升福利标准,强化小食堂管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在基层供电所开展“员工小家”创建活动,机关开展创建女职工先进集体活动,改善员工工作、生活境遇,让基层职工感受到良好的企业氛围。

  万事开头难,我局在“务实规范构建和谐新农电”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员工一定会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坚持创新的精神,把这项工作开展好,落到实处。

来源 鸡东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张明新
打印】 【关闭
相关文章  
 
 
 
inc(非新闻)-东北网
鸡东县 密山市 虎林市 鸡冠区 恒山区 城子河区 滴道区 梨树区 麻山区
哈尔滨 齐齐哈尔 牡丹江 佳木斯 大庆 鸡西 双鸭山 伊春 七台河 鹤岗 绥化 黑河 大兴安岭
版权所有 © 黑龙江省东北网络台 鸡西新闻网 中共鸡东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