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 黑龙江新闻 东北亚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鸡西时政新闻 鸡西社会新闻 鸡西经济新闻 东北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 :鸡东新闻网 > 形象展示 正文
 
落实国家惠农政策 推动县域农机化事业发展
 签发时间 2008-10-15

  鸡东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农业生产中农机化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使农机化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尽快实现全省粮食产量千亿斤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县农机局不断加大农机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利用国家惠农补贴政策,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引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增强了全县农机化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把握国家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县农机局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购机补贴资金,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从2005年到2008年共计争取到国家、省各类农机化项目资金1196万元,补贴购置了171台拖拉机、331台配套耕整地机械、50台联合收获机和181台水稻插秧机。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使全县各类农机具的保有量大幅度提升,四年内,大中型拖拉机增长245%,达到2894台;大中型配套农具增长188%,达到6228台;联合收获机增长133%,达到485台;水稻插秧机增长268%,达到608台;农机总动力增长98%,达到35.48万千瓦。优质高效的国补机具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机化综合生产能力,使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90.5%,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水平达90%以上。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以深松为主体,松、翻、耙、旋相结合的联合整地技术的实施能力,也为各类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依靠补贴拉动,农业生产薄弱环节不断增强

  水稻机械栽植环节和玉米机械收获环节是鸡东县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县农机局针对此现状,积极组织引进、推广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和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并借助国家购机补贴政策,补贴购置水稻插秧机和玉米收获机。2007年和2008年共补贴购置181台水稻插秧机,在补贴户的带动下,农民又自发购置了87台水稻插秧机,使全县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大幅度增长,两年内水稻机插程度提高15个百分点,仅插秧费用一项就为农民节省支出近300万元。在努力提高水稻机插程度的同时,今年县农机局进一步加大了玉米收获机械的选型、引进工作,共计补贴购置了4个品牌的背负式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8台,作业期间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到作业现场提供技术服务,跟踪问效、对比分析,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来年大面积推广使用玉米收打基础。

  组建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县农机局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农机化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扶持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几年间,累计组建各类农机作业合作社11个,培育农机大户112个,这些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农机作业合作社由村集体、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户出资入股组建,为本村或邻村农户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作业服务,每个合作社年作业覆盖能力近2万亩。由于合作社机具全部为大型、复式作业机具,推行统一种植、连片作业,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规模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在农民受益的同时,合作社自身也获得了实惠,每个合作社年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农机大户机具先进、种类齐全,能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播、代管、代收等作业服务。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产生,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户,促进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同时也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目前,正是秋季收获、整地的大忙季节,县农机局正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广大农民抢抓农时,适时进行秋收、秋整地作业,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农机户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及国补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打秋收、秋耕整地攻坚战。在县农机局的精心组织和发动下,在广大农机户的共同努力下,预计今年的秋收、秋整地进度将比往年提前,秋收、秋整地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鸡东县农机局供稿

来源 鸡东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张明新
打印】 【关闭
相关文章  
 
 
 
inc(非新闻)-东北网
鸡东县 密山市 虎林市 鸡冠区 恒山区 城子河区 滴道区 梨树区 麻山区
哈尔滨 齐齐哈尔 牡丹江 佳木斯 大庆 鸡西 双鸭山 伊春 七台河 鹤岗 绥化 黑河 大兴安岭
版权所有 © 黑龙江省东北网络台 鸡西新闻网 中共鸡东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