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长带就业以就业保民生保稳定
在新的严峻就业形势下,鸡东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就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以增长带就业,以就业保民生保稳定,有效的促进全县就业工作。去年全县全年实现新增就业5130人,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103% ;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85人,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113% ;再就业培训完成3997人,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133%;职业介绍成功中介3107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55%;劳务输出完成2837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42%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今年1到3月份,通过创业新增就业岗位947个。
落实优惠政策做好就业工作
为了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障下岗人员的基本生活,鸡东县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强化监督,狠抓落实,分类建立了城镇失业人员台账,求职登记台帐和用工信息台帐,并有效地利用网络,为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了基础性资料,保证了优惠政策的落实不漏人、不走样。全年共核发《再就业优惠证》492本,年检《再就业优惠证》13226本,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997人,在公益性岗位安置396人,享受税收减免61人。为6843人发放2007年社保补贴655万元,为5865人发放2008年社保补贴686万元。为444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5万元,以上措施为全县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实现劳动力市场三级信息网络化后,各类设备包括计算机、触摸屏等已在劳动力市场中心配备到位,劳动力市场建设实现了“新三化”要求,既“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通过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完善网络服务体系,全面深入的开展职业介绍,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准确、高效、可靠的中介服务,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市场就业理念逐步形成。
突破劳务输出做好就业工作
这个县农村人口较多,人均占有耕地比较少,规模企业不是很多,不能大量的安置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任务比较艰巨,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缓慢且总量很小,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发展劳务经济,坚定不移的实施劳务输出,是缓解我县就业压力,增加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的主渠道。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招开春季用工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形式,组织引导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190人(次),其中跨省劳务输出170人(次),与此同时,加强了服务工作,输出前为劳动者进行了城市生活及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讲解,为他们集中办理了有关证件等,输出后及时与他们保持联系,对有困难的劳动者及时与当地就业部门取得联络,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扩大培训规模做好就业工作
就业培训是实现再就业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县下岗失业人员普遍素质低下、技能单一,就业竞争力低。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鸡东县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努力向规范化、目的性、实用性、有效性的轨道转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年度在全县范围内共举办了计算机、烹饪、建筑工、家政、编织、创业等专业。正是由于培训工作注重求职者用什么,学什么,干什么培训什么,从而改变了过去由粗放型培训向集约型培训转变,向劳动力市场需求转变,向技术特长转变,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因而使鸡东县求职者增加了就业的稳定性,提高了再就业的成功性。
制定目标加大力度做好就业工作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鸡东县扩大就业再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加快发展服务业等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有序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好现行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各类集体、私营企业和服务型商贸企业以及公益性岗位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真开展社会特困家庭援助活动,加强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通过清岗腾位等工作,对“4050”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援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他们手中。我县还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考聘,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实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时,这个县加强失业保险工作,协调好与地税等部门的关系,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进一步规范资金统筹管理,确保失业保险待遇的兑现,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作用。努力扩大劳务输出,实施全县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抓好输出地点考察选择工作,输出后的维权工作和跟踪服务工作。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的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法律意识和城市生活的教育,努力构建走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