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6年的打拼,他创办的青龙渔业已从最初投入7000元发展到总资产近7亿元,从简陋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集科研、养殖、餐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渔业知名企业。这位踏遍千山万水,寻梦想之鱼的“渔夫”,便是和龙市青龙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波。
儿时的杨晓波就对水和鱼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87年,他考入黑龙江省水产学校淡水养殖专业,立志成为一名水产养殖专家。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安图水库工作,成为“全州最年轻的百亩地渔场场长”。1996年水库改制,杨晓波承包了渔场,成为吉林省第一个养殖冷水鱼的人。
承包渔场的当年就遇上了高温干旱,冷水鱼大量死亡,血本无归。杨晓波拿着赊来的20万粒鱼卵,开始重新起步。为了找到一个适合冷水鱼养殖的水域环境,他走遍了30多个县(市),徒步翻越了80多座山岭,趟过上百条河流小溪,行程10多万公里,终于在和龙亚东水库上游找到了适合冷水鱼生存的天然泉水。
1998年,杨晓波用东拼西凑的7000元钱盖了一间板房,建了6个鱼池,成立了青龙虹鳟渔场。经过精心的养殖,冷水鱼获得了丰收。为了打开销路,他想尽各种办法,甚至免费送出了1000多斤鱼。几个月后,每天能卖800多斤了。
为了繁育和养殖当时只能从国外进口的细鳞鱼,他经常晚间出行,到300公里以外的图们江沿线收集最纯正的细鳞鱼原种。通过6年的努力,杨晓波终于在2008年成功繁育出细鳞鱼苗。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一场特大洪灾冲走了场区内三分之二的种鱼、成鱼及鱼苗,造成经济损失1200多万元。几天后大水退去,杨晓波发现面目全非的鱼塘里还有几条细鳞鱼,赶忙把它们圈起来,注入清水。“别的鱼见到有清水,就又游回来了,赶紧又抓紧圈养,重新弄。”他激动地说。
历经16年的坎坷,如今,青龙渔业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职工40多人,拥有100公顷林下参基地、100个鱼池,养殖面积达1.2万平方米,每年可生产发眼卵2000万粒,苗种700万尾,年产各种冷水鱼30万斤,带动全州至少50家企业发展冷水鱼养殖。青龙渔业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州龙头企业”、“国家级细鳞鱼原种场”、“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中试基地”,2014年,又被评为“国家五星级旅游休闲企业”。
“我今年50岁了,下一步的打算就是再尽己所能多保护几种鱼,造福后代。”杨晓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