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原始自给型经济较重,工业经济十分落后。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1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4.87亿元,财政总收入310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388元。俗话说:“农民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没有工业经济的支撑,就没有榕江经济的大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必须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工业经济的发展。根据榕江县情,笔者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认为,按照三条思路发展榕江的工业经济,可实现财政收入翻几番。
思路一: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走发展民营经济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90年以来,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疲软的影响,榕江国有经济一连受挫,企业负债。据统计1999年全国国有企业亏损额达2293万元,税收无,国有企业的发展进退维谷,而私营经济由于没有受到国有企业框框架架的束缚,船小好调头,一度前景发展看好,2002年实现税收总额达2163万元。面对国经济的严竣形势,必须按照“民进公退”的原则,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对资不低债的企业要依法进行破产,对市场竞争不强的企业,要采取资产重组或股份制等方式进行改革改制,整流器合企业各种要素,盘活资产存量和闲置资产。用5年时间全部实现国有企业全员身份置换,企业离退休老同志或职工,采取进入社会养老保险方式予以安置,实现企业职工全部与国家脱钩,改变职工身份,切实减轻县财政的压力,促进县级财政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搞好产业开发和科技示范建设,循序渐进地培育后续支柱财源,把小“蛋糕”做大做强。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把中央、省、州和县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土地使用,信贷担保,创业资助等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由个体工商型向开发集团型转变,实现升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由个体工商型向开发集团型转变,实现升级上档。用5-7年的时间,实现民营经济创税达1000万元以上,并可解决2000人以上的劳动人就业。
思路二:加快水能资源开发,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县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星罗棋布,据统计,境内有长10公里以上或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67条,河流总长1303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4公里,而且天然落差较好,可开发利量为35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近1.4千瓦,仅占可开发利用量的4%,水能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加快水落石出电能源等项目的开发,在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两汪河、朗洞河、八妹河、牛长河、怎冷河等河流上兴建水电站群。目前投资4300万元,安装发电组7500个千瓦的永福电站已正常发送电和总投资6000余万元的寨蒿河平松梯级电站的建设已经启动,为水电能源项目开发带了个好头。面对水能资源开发的良好形势,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关批建工作,另一方面多渠道引进投资业主,进行投资建设以都江电站为代表的水电站群,同时要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搞好服务。用6年的时间,即到2010年全县开发利用水资达35万个千瓦以上,在现在近1.4万千瓦的基础上新增33.6个千瓦的水电能源建设项目。按现价测算,新增33.6万个千瓦的水电项目后,可增创税收(主要是销售税和所得税)近8000万元,可解决3500人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同时带动房地产,饮食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创税近1000万元。
思路三:加快加工业发展,走绿色生态经济道路。一是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加工增值,榕江县有万亩车江大坝和气候湿润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产品十分盛产,加之境内森林面积广,林产品丰富。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年均产蔬菜36980吨,西瓜1800吨,鲜竹笋350吨,油桐籽2430吨,葛根储量400吨,山蕨储量5000吨。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大部分农产品因受季节性强和交通不便制约等影响,损失较大,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生活水平低,存在“捧着金碗讨饭”等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借鸡生蛋,搭船出海”等方式,引进资金建设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既解决了加工启动资金困难问题,又能解决了农产品加工增值问题。据测算平均每公斤农产品加工可增值0.15元,年农产品可加工增值5000余万元,增值创税近1000万元。二是抓好旅游产品加工。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业大环境的开成,我县的旅游业迅速崛起,但旅游产品却远远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成为旅游业的一大缺陷。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不把握住,就会坐失良机,面对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应该把握住机遇,大力发展与榕江民族旅游业相结合的旅游产品,诸如苗族、侗族的刺绣、织棉和木刻、竹雕、芦笙模型、天下第一楼——三宝鼓楼模型等。据测算用5年时间发展旅游产品每年要可直接增加收入500万元以上,并能推动旅游快速发展,年实现收入3000万元以上,创税收近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