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第20期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县委要求,围绕“一三三发展战略”,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课题,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全县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共确立调研课题409个,其中民生方面课题占70%,发展方面课题占20%,安全稳定方面课题占10%。目前收到调研报告529篇,其中党委22篇,县处级领导44篇,科级干部463篇。总的看,调研报告的选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问题找得准确,分析透彻,解决方法实际,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县委书记李树海同志在《关于鸡东打造煤电化强县的思考》中,对我县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打造煤电化强县的优势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煤炭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措施。
基本方向:
围绕煤—焦—焦油、煤洗选—电—建材、煤/石灰—电石—聚氯乙稀、煤炭气化—甲醇—精细化工产品、秸杆/木—造纸五个发展方向,形成一条从煤炭开采到煤化工精深产品开发完整的、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战略措施:
一要抓好煤炭开发。按照我县煤炭发展“十一五”规划,科学开发煤炭资源,加大煤矿关闭整合力度,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到“十一五”末期,把全县现有矿井整合为80处,年产量达到800万吨左右。围绕煤炭富集地域,加快建设大规模矿井,特别要重点建设现代大型井工矿企业,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
二要抓好精深加工。立足于煤炭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延伸煤炭产业链,切实做到卖电、卖焦、卖油、卖化工产品,少卖煤。围绕煤炭开采,搞好洗煤、炼焦、煤化工、发电、供热,充分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等资源,发展好煤炭下游产品。
三要抓好项目推进。加快各层次项目推进,提高项目规划、建设的时效性。依托平阳、和平、永安等优质大煤田,大力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做大和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为煤电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四要抓好园区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园区建设,搞好招商引资,形成企业办园区、企业招商引资的良性运行机制,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集中,实行产业链式发展,推动产业块状聚集。
五要抓好体制建设。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煤炭、国土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煤电化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坚持煤炭生产开发规划与煤炭资源勘查规划相结合,煤炭产业发展规划与煤电化等接续产业规划相结合,完善煤电化建设总体规划。
六要抓好政策支持。根据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向上争取相关政策,努力解决煤源、资金、技术、土地、环保等问题。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导外资、合资、独资以及私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向煤化工产业集中。依据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制定我县煤电化相关专业紧缺型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为煤电化强县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齐宝泉同志在《关于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对我县教育基本情况和近几年来我县教育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阐述。提出三点建议:
一要全力解决城镇中小学班额过大问题。根据县城现有生源情况和将来发展趋势,应统筹考虑和规划城镇学校布局。红星小学、第三中学已被居民小区包围,现有学额已超过了学校承受能力,待小区居民全部入住后,学生入学问题将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可将第三中学异地重建(也可新建一所小学校),原址建一所小学。新建学校地址有两处,一处为位于鸡东镇德胜村的原德胜小学旧址(初步测量占地面积不足);另一处为县委党校对过的拟建中医院地址,从布局的合理性看,此处为最佳(如在此地建学校,可拉动北环的房地产开发)。要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尽可能利用和挖掘闲置资源,适当增加师资配备,扩大班级数量。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投入,开齐开全学科,吸引当地学生就近上学。
二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和社会争取资金,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针对新建小学缺少食堂问题,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加大协调力度,帮助学校解决建设食堂所需用地,促使该校食堂早日建成。
三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我县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要积极克服面临的实际困难,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引导。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办学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确立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作用。
县长刘军同志在《鸡东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中针对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狠抓政府监管责任的落实。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许可和监管责任制,从源头和责任机制上保证安全生产。
二是推进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水平;促使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三是促进社会监督机制的落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安全权益。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安全生产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鼓励群众和媒体举报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公布典型事故查处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全力抓好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好安全技术支撑和服务队伍;严格训练好应急救援队伍;督促企业组建好安全生产管理队伍。
五是加强对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扎实推进隐患治理工作。对查出的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督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宣传教育经常化,传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县政协副主席汪鸿同志在《关于县政协开展委员岗位建功立业活动的调查》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增强参与意识。委员岗位建功立业活动是发挥委员作用的载体,各级政协组织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造条件,让每个委员都能自觉地参与岗位建功立业活动。每个委员一年至少在“五个一”内容中选立一个方面确立活动项目,并做好活动项目。
二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各级政协领导干部和各参加政协的单位团体,不仅是建功立业活动的组织者,也应是活动的参与者。县政协各专委会、建功办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认真扎实抓好,保证委员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参与范围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活动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县政协各专委会、建功办要继续热情地、真心实意地为委员服务,以优质服务激发委员参与的热情,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是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在借鉴外地和本地委员岗位建功立业活动经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推动活动开展。应把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同政协常委会、专委会日常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委员岗位建功立业活动的新局面。
林业局党委《关于我县林业产业建设的调研报告》,提出要搞好林业产业建设,就要切实解决好产业发展中思想认识不足、政策扶持不够、融资能力差、科技力量薄弱、产业人才队伍困乏等问题。对重点、特色产业项目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大引资力度,鼓励多方融资;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开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以技术为核心,积极发展森林食品、药材培植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业;同时,要完善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培育龙头产业,实施名牌战略,逐渐壮大我县的林业产业。
教育局党委《关于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围绕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群众反响强烈的镇内一些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一是扩大县城中小学办学规模;二是抓住政策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投资;四是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五是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投入,开齐开全学科;六是继续加大对口支教帮扶工作力度;七是认真抓好大班额教学管理。
农委党委《关于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从农民增收问题、结构调整问题、投入问题、乡村债务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分散经营问题、科技投入问题、乡村财源不足问题等八方面分析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县农村经济的四点建议:走产业化之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兴办农业合作社,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打造名优品牌,走品牌带动之路;发展乡镇企业,走项目带动之路。
公安局党委《新时期如何加强公安“三项建设”》,提出三点对策: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优化人员结构,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寻求支持,加强硬件建设;开展应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公安民警的科技应用技能。二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牢固树立执法理念,增强执法能力,形成执法制度体系,有力有效地进行执法监督;不断优化执法环境,抓好思想灌输和典型示范,创新培训机制。三是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对策。突出严打抓整治;突出排查抓信访;突出执法抓规范;突出服务抓便民;突出舆论抓宣传;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整体素质。
县供销联社党委《关于鸡东县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合经济组织的调研报告》,从农合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了销售市场渠道,拉动了第三产业,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等方面阐述了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的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对于发展农合经济组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深化思想认识;二是把握发展方向,搞好规范运作;三是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培植地方特色,惠及广大农民。
报:省委派驻鸡西指导检查组、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送:各党委(党组)、直属总支,县委各指导检查组,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各组
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共印130份
打字:赵永军 校对:姜聪 李永明